自贸区首个金融细则利好 消费者有望在境外网站购物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月18日出台《关于上海支付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实施意见》,支付机构跨境人民币业务正式启动。依托互联网,支付机构可以为境内外收付款人之间真实交易需要转移的人民币资金提供支付服务。借助这一创新,消费者有望获得全新“海淘”体验,进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也将获得全新的发展机遇。

  海外购物的新体验

  此次《实施意见》颁布之后,受益面最广的群体就是全国“海淘”一族。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通过境外购物网站选择商品,跨境电子支付需求不断增加。工行上海市分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黄赟说:“过去人民币跨境支付主体局限在企业,个人的人民币跨境支付一直没有突破。”直到去年10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打开了一个口子,个人消费者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支付机构将消费者的人民币转换为外币,支付给境外电商。

  不过,由于存在货币转换,支付机构的外汇支付业务还不够完美。“海淘”一族不但要承担货币兑换成本,还面临汇率风险。“海淘”货物运送周期较长,如果人民币与外币汇率变动,而消费者进行退货时,外币货款换回人民币就可能缩水。

  银联电子支付公司总经理孙战平告诉记者,目前港澳台地区以及俄罗斯等地商户,都已开通跨境贸易,非常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启动后,网购所有环节都使用人民币,人民币标价、人民币支付、人民币结算,“海淘”可以“淘”得更明白,个人体验更好。

  进出口企业的新商机

  受益于《实施意见》的不只是个人,还有从事B2B交易的进出口企业。

  在启动仪式现场,快钱支付公司、中行上海市分行与台湾关贸网路现场完成了一笔14万元的交易,用于购买台湾水果。通过支付机构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5天即可完成全部交易,此前进口台湾水果,从批发、报备到进关、回款,全流程需要两周以上。

  中行上海市分行行长潘岳汉表示,支付机构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除了人民币优势,还有互联网优势,这让进出口更为快捷。快钱CEO关国光解释说,以快钱与台湾关贸网路合作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例,不论个人下单还是企业采购,全程均以电子化的方式完成跨境贸易全流程。从台湾商户商品展示、贸易撮合,到在线签约及电子单证的拟定、资金托管,以及最终的支付结算、通关交付,可以全程无纸化交易。这种全电子化跨境交易,大大缩短了交易周期,提升了结算效率。

  不仅如此,由于买卖方之间多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原先进出口双方常用的信用证将“无用武之地”。关国光分析说,不论买卖双方全额付款还是分期解款,交易资金由支付机构及平台进行担保,放款结算以实际通关货检为依据,这将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美元为计价标准的纸质信用证将被替代,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金融工具的创新。

  金融机构的新空间

  《实施意见》规定,上海市注册成立的支付机构,上海市以外地区注册成立的支付机构在自贸区内设立的分公司,并获得央行互联网支付许可的,可以开展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首批签约的5家支付机构都注册在上海,他们将率先获得自贸区金融细则带来的红利。

  国内支付行业竞争激烈,而境外支付领域还是一片蓝海。率先获得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资格的企业,可以与境外大大小小的电商网站合作,提供人民币支付服务。这等于是在境内市场之外,新增了一块更大的“蛋糕”。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相关人士分析说,第三方支付业务从国内转向跨境,是支付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实现业务升级的重要契机。

  一家支付机构表示,为了抢夺“跨境支付”市场,国内的支付机构将与海外网站一道,推动海外网站提供中文版商品页面,并共同组织促销活动。

  此外,对银行而言,获得的不只是增量业务。潘岳汉表示,当跨境B2B和B2C业务更多地通过网络进行,银行也可以借助网络手段提升服务层级,降低银行的风险成本和运营成本。比如,未来银行不需要那么多营销人员,开设那么多网点,而是要把柜台开到网上去,为境内、境外更多企业服务。同时,银行风控模式将从过去注重静态资产和实物,转变为靠动态信息流和资金流去实现。
 

来源: 
中国上海